weekly-thought-7/31

發現的新東西

瀏覽器的字體渲染

前陣子發現了 font-smoothing 的屬性,雖然 w3c 已經把他從標準刪除,但在 chrome 上面還是可以使用這個屬性。

但令人好奇的是,其他瀏覽器的字體渲染方式呢?

其實字型渲染是一個一直以來容易被忽略,卻又是極為重要的議題。因為網站的易讀性除了 layout 之外,再來就是字體了。

為了確認網站在瀏覽器的一致性,稍微研究了一下字體渲染的方式。
分享在這邊給大家做參考。

每個字,在電腦當中都會被當作一個向量圖像。而當我們把字體渲染在螢幕上的時候,就會把字型用像素渲染的方式呈現在螢幕上,所以每個字其實都是由一個個小方塊組合起來的。

但問題發生了,用小方塊的壞處就是在邊緣會出現無可避免的鋸齒狀,造成閱讀體驗不佳。

基本解法 grayscale

這個解法是讓邊緣的像素補上一些灰階的像素,讓字型遠遠看起來比較圓滑,用這些灰階的像素來補償字體本來應該有的面積。這個方法很聰明又優雅,讓人不禁佩服。

進階解法 subpixel

顏色信息,如果我們把屏幕截圖不斷放大,可以看到字體邊緣有紅藍兩色出現,這就是亞像素渲染了。

在LCD屏中,一個像素是由紅綠藍三個緊密排列的亞像素構成的,它們決定了這一像素的顏色和亮度。由於它們是如此之小,以至於肉眼不會把它們看作是一個個獨立的色點。如果我們仔細看看上圖中被白點標記的「紅色」像素,就可以發現它所採用的渲染策略:所有的亞像素都可以單獨控制開或關的;若「空白」像素最右側的亞像素是紅色的話,則此像素都將填滿紅色。

問題點:百家爭鳴的瀏覽器

每個瀏覽器實作字型渲染的方式都不盡相同,甚至不同的 OS 下也是。更蛋疼的是,在Windows下還可能採用兩種技術來渲染—— GDI或者DirectWrite。

Windows
在Windows系統下,字體格式對其渲染效果有很顯著的影響,比如PostScript字體和TrueType字體之間就存在著巨大的差別。但這種差別並不是由瀏覽器所引起的,只要底層的字體一樣,我們就可以看到完全相同的渲染效果。

儘管這種方法並不十分可靠,但從字體的命名中我們可以大致推斷該字體所採用的渲染技術,比如,EOT和.ttf格式一定是TrueType技術,反之.otf通常是PostScript技術。但是還有一中封裝的字體格式WOFF,它可以包含其中任意一種字體格式。因此光看文件名 ​​是不可能清楚它所採用的渲染技術的。除了EOT​​和.ttf格式文件可以斷定是TrueType渲染技術外,其他文件格式所包含的是哪種字體都無法確定。因此在你購買字體時,你最好對想要購買的字體做一番了解。(@Ryekee :我覺得這一句根本不用翻譯,中國還有人會買字體麼?)

TrueType和PostScript的區別在於描繪曲線時所採用的數學方法不同,但這一差異對柵格器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,只有字型設計人員才需要考慮著兩者的差別。另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所採用的字體微調的方法。PostScript只包含了組成字體的各種元素的抽象位置信息,而TrueType則包含了非常詳細的底層命令,直接接管了渲染的進程。然而造成兩種渲染技術的差異並不是它們的設計理念上的差別,而是源於Micro$oft採對TrueType採用了新的渲染引擎。

操作系统OS提供了支持不同的字体渲染方法的API。在windows下是GDI(Graphics Device Interface)和DirectWrite,OS X下是Quartz。

GDI分为GDI Grayscale和GDI ClearType。前者为灰阶渲染API,后者是亚像素渲染API。由于GDI ClearType并未对字体进行垂直方向的平滑,因此当字体较大时会出现边缘不平滑的情况。为了弥补GDI ClearType的不足,MS实现了DirectWrite API,它在GDI ClearType的基础上增加了垂直方向的平滑。
但是!字体渲染的API都是由浏览器厂商自己选择的!

使用同一颜色,感官上的颜色深浅为:黑白渲染>grayscale>sub-pixel。

Chrome35/36采用的是GDI ClearType,因此在字体较大时边缘会出现毛刺,而FF30采用的DirectWrite则没有此类问题。如下图所示:

不過最近看了一下 windows 的字型渲染,不得不說微軟在這方面還真是下了不少功夫。

越來越多的字體設計師都開始注意到Web字體所帶來的技術問題,尤其是TrueType字體的微調。隨著Web字體產業的崛起,他們願意付出精力為屏幕顯示而優化字體。在不遠的將來,我們將看到大量精心設計的字體問世(或者至少是對現有字體的更新)。

隨著屏幕分辨率的增加(以及對柵格器的重大改進),我們慢慢地不再擔心字體渲染的技術細節。採用GDI渲染模式的瀏覽器必將拖後腿,正因為此,未來數年內,我們都還無法放心的使用無微調的TrueType字體。只有當這一類瀏覽器用戶比例降到足夠低的程度的時候,TrueType字體微調(耗時又需要高超的技巧)才可以被扔到一邊。儘管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Web字體都是TrueType格式的,我仍希望字體行業能夠大規模轉向PostScript格式,因為這種字體能為設計師減少絕大部分的工作。

不過好處是,科技日新月異。希望之後不用再擔心字型渲染的東西。

MAC 使用他們自己的引擎來渲染字體,不管 truetype 跟 posttype 渲染方式都一樣。這個渲染引擎只有一個字,屌。

truetype 跟 posttype 的差別。

結論

如果想直接看結果,在網頁的時候,可以使用反鋸齒的技術來增加易讀性。
但如果在手機上建議關閉,因為反鋸齒的演算需要比較多的 GPU 來做計算。通常直接採用灰階的渲染方式就夠用了!

事件控制

如果可以,希望在每個檔案都能夠新增一個 EventManager 的方式,統一管理事件。我很喜歡事件委託的方式。

善用 data attribute 的方式來給標籤一些好用的屬性。

microdata

Rails view

最近希望把一些常用的 tag 跟撰寫方式拆成 helper,於是開始去研究 rails 裡面的 view helper method。發現裡面的 helper 撰寫大有學問,這邊跟大家分享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def link_to(name = nil, options = nil, html_options = nil, &block)
html_options, options, name = options, name, block if block_given?
options ||= {}
html_options = convert_options_to_data_attributes(options, html_options)
url = url_for(options)
html_options['href'] ||= url
content_tag(:a, name || url, html_options, &block)
end

這邊用 link_to 方法舉例,可以看到這邊分成了兩種方式,如果有給定 block 的話,會將傳入的參數作轉換,如果沒有的話,則是將 option 做處理之後,傳給 content_tag 這個方法。注意到這邊的 block_given? 方法,有這個方法我們就可以很容易的判斷是否有傳入 block。

所以在設計 helper 的時候,可以適時包裝這些方法,簡化 helper 的複雜度:

1
2
3
4
5
6
7
8
9
10
def link_to_with_noopener(name = nil, options = {}, html_options = nil, &block)
html_options.merge!({
:ref => "noopener"
})
if block_given?
link_to(name, options, html_options, &block)
else
link_to(name, options, html_options)
end
end

請參考:About rel=noopener

再來就是 viewhelper 裡面有很多還蠻好用的方法,我們不用再花很大的功夫重造輪子,像是:

不過每次只要一動到 helper 就很容易出包…,但直接用原生的 HTML 不但很醜,又不好維護,所以在撰寫 helper 的時候,為了保險還是寫一下 test 吧!

最近的有個想法是將常用的片段程式碼拆成 partial,並且用比較統一的方式管理!,每次接到新的頁面就要先思考哪些會是局部代碼,哪些會是共用代碼。

partial 設計的幾個要點:

經過這次標籤消失的事件,首先先跟顆顆說聲道歉之外,更應該檢討的是以下幾點:

  1. 預設值很重要!
  2. if else 判斷式要思考更全面
  3. 如果害怕沒有預設狀況,就乾脆讓他噴例外

第三點的實作方法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# in component_helper.rb
# ui_component 方法是對 render 的進一步包裝。
def ui_component(url, props = {})
render "components/#{url}", locals: props
end
# in error_helper.rb
def check_required_options!(locals, *options)
options.each do |option|
raise MissingOptionError, %Q{option "#{option.to_s}" is required.} if locals[option].nil?
end
end
private
class MissingOptionError < StandardError
end

然後在 partial 的程式碼裡面:

1
2
// in _tags.html.erb
<% check_required_options locals, :propA, :propsB, :propsC %>

這樣如果 locals 裡面的 option 不夠完整,就會在使用的時候噴出例外,不知道這樣的設計夠不夠完整。而且 partial 設計的時候很容易因為時間久的關係,忘記了 locals 裡面的選項,在 partial 裡面養成檢查 locals 的習慣,可以幫助我們補上遺落的 option。不知道這樣的設計夠不夠恰當跟完整?還請顆顆提出意見。

component 化

這邊的 component 化並不是指全部使用 react 改寫,畢竟我們的頁面也還沒有到這種需求。但是既然 rails 有強大的 partial 機制跟 view heleper 方法,我們可以在撰寫的時候做更進一步的拆分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<div id="page_id">
<header>
<%= load_component("company_header") %>
</header>
<main>
<aside>
<%= load_component("company_sidebar__header") %>
<%= load_component("company_sidebar__content") %>
</aside>
<%= load_component("company_summary") %>
<%= load_component("company_introduction") %>
<%= load_component("company_section") %>
</main>
<footer>
<%= load_component("company_footer") %>
</footer>
</div>

但其實目前主站的頁面都仍時常變動,所以過早的抽象化反而會浪費更多成本吧!不過未來如果能用這樣的方式來撰寫程式碼,相信應該是非常好維護的!

Webstrom

其實以前也是那種很瞧不起 IDE 的那一派,開起來要花我好幾秒,重點是又吃記憶體,然後又要常常使用滑鼠操作…。但使用 IDE 來幫助我們 debug、重構是一件非常省力又輕鬆的事情,只要右鍵 => refacter 即可。

所以如果是一般的功能開發,如果牽扯到比較多檔案的 CSS 或是 JS 檔案的話,我會使用 Webstorm 來開發,搭配 react 跟 jsx 的 plugin,不用每次都會忘記 action 的名字在不同檔案跳來跳去,或是突然忘記長長的 API 又跑去找文件,要整理 code 也只要按下 refactor 就好,出錯的機率自然會降低、也節省了不必要的時間。

但如果是剛入門的人還是建議從文字編輯器開始,門檻比較低。不然設定 IDE 的時間,都可以吃好幾碗肉骨茶麵了。

CSS @supports

這個屬性

分享到